近年來,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。眼科專家宋蓓雯主任發現,有些糖尿病患者并未長期監控自己的血糖,也有一部分患者因過多關注控制血糖,反而忽略了其他因為糖尿病引發的病癥。她指出,糖尿病可怕的并非其病癥本身,而是由它所引發的全身性并發疾病。例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,常常導致糖尿病患者的視力逐步下降甚失明卻不自知。
糖網病患病風險與糖尿病病程有關
眼底病專家宋蓓雯主任指出,致盲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一種長期高血糖導致的眼底疾病。罹患此病的患者由于眼內的視網膜血管管壁受到侵蝕,視網膜內逐漸出現小的出血、滲出,血管變細、閉塞,大片視網膜缺血、缺氧,日積月累不進行治療,隨著病情的加重,會長出細小的新生血管。這種在缺氧環境下長出的新生血管很脆弱,極易自發破裂,大量血液流入玻璃體腔,嚴重危害視力,可在短時間內致盲。同時,新生血管周圍的纖維組織還會收縮,牽拉視網膜,使它脫落造成失明。
發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概率與患糖尿病病程有著很大的關聯性。糖尿病患病時間不足10年的,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病率較低;但病程在30年以上的,則幾乎全部患病。因此,宋主任提醒糖尿病患者,不能因為血糖控制良好就忽視對糖尿病眼病的關注。
中招“糖網病”無需氣餒
出現疑似癥狀應及時就醫
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早期眼底病變不影響黃斑部位時,視力不受影響,患者一般沒有癥狀。隨著視網膜病變的發展或血糖控制不好,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,嚴重時單眼或雙眼視力大幅下降,甚無光感。當病變累及黃斑部時,則會引起視物縮小變形、視野縮小或有暗影,病人感覺眼前有黑的“漂浮物”、“蝌蚪”或“蜘蛛網”。當發生增生性病變,新生血管大量出血到玻璃體腔時,視力就會受到嚴重影響甚失明。
除了黑影飄動以外,還有視物有閃光感;視野缺損,即眼睛能看到的范圍較以前明顯縮小;視物不清,如隔云煙;視力減退,特別是夜間視力下降明顯,或近視程度加重;看東西出現重影;眼球運動障礙等。宋主任說,對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,平時要注意觀察,多了解一些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癥狀,以便出現疑似癥狀時及時就醫。
目前,由于科學醫療的發展和設備的不斷改進、完善,醫療水平正朝著盡可能減少傷害、治療并治愈的方向發展。許多原來被認為不可治的晚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,手術后雖然中心視力仍不能恢復,但視野可能擴大,這對雙眼重度病變或一只眼已經失明的患者仍有重要意義。因此,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,都應樹立信心,力爭早日治療,爭取較好的結果。有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能采取的手術治療,需要病患和醫師密切的配合,彼此的信賴和耐心更是獲得較佳手術結果的必要條件。
糖尿病患者應每年檢查一次眼底
很多糖尿病患者認為血糖控制得好,就不會罹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了。事實并非如此,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不會因為血糖的良好控制轉好,只會朝著病情惡化的方向發展,一條路走到黑,后期哪怕血糖控制好了,病變仍然存在。因此,對糖尿病患者來說,定期眼底檢查非常重要。
宋主任說,早期患者常無典型癥狀,所以即使是目前尚未出現視網膜病變的糖尿病患者,糖尿病確診后也應立即到眼科醫生處進行眼底檢查,并且堅持每年檢查一次。當您發現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時,必須加以高度重視。血糖的控制關重要。此外,為了發現早期治療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變,無論有無視力改變,均應定期地接受眼部檢查。不要等到視力下降,視網膜病變的程度可能已經較重了后才就診。
宋主任提醒大家,晚期的治療對于醫生來說手術難度很大,要處理的病變及并發癥等問題較多。對于患者來說,術后能夠恢復的視力也是有限的。建議患者定期檢查,積極配合醫生,不要拖延病癥。